發表文章

期末省思+自評

(1)經過這學期,你如何看待華人社會與文化的內涵?這內涵對你個人的影響是甚麼? 經過了這一學期,我不敢說我真的有學到華人社會與文化的內涵,但或許會影響我的是在這堂課所吸收到的一些知識,並會去更注意一些生活上的細節,並把它跟這門課聯想在一起。 (2)這門課,你喜歡哪些上課環節的安排?在教學方面、閱讀資料、課程安排及教學評量這四方面,本堂課給你的影響是甚麼? 我滿喜歡老師把我們拆成一小組一小組的讓我們去跟彼此討論,能讓我們交換想法、看法及意見。能學到新的一種教學方式,並透過這樣子的課程安排和閱讀資料,更進一步了解華語文教師這份工作,也影響了我去思考一些我未曾想過的問題。 (3)在未來的華語文教學課室(或生活中),你會如何應用這門課所學(想法、知識等)? 可能會跟有興趣當華語文教師的朋友、同學聊一下吧,或是能在需要教學或報告時加入一點這門課的方式。 (4)自評滿分10分,這學期你會給自己幾分?請自我評價你這學期的表現(課堂表現/小組報告/線上寫作)? 我認為我在課堂上的表現算是中規中矩吧,而小組報告有做了自己的工作,雖然不是很好,但還是有做,至於線上寫作的話,算上這篇的話,我只有寫四篇 Blog ,但作業的部分我應該是都有寫,綜合上述的評論,我會給自己 5 分吧,不算很好,但也沒到很糟吧。

12/18 小組報告之心得

嗯...基本上呢,我們這組在進行這個活動時,團體討論甚麼的很少,只是各司其職而已,一個人負責資料,一個人負責PPT,另兩個擔任主要的講者,一開始的發想是想用老師上課的方式來進行,而教材的部分則是每個人提供兩個能與新住民相關的單字,但想像總是美好的,結果總是不如預期。 就結果來說呢,肯定是不好,相比另一組學長姐們,真的是差的遠了,探討的不夠深入、資訊提供的不夠充足,真的是能比較出用心與否。 關於另一組的學長姊的心得,我認為他們都表現得很好,但他們的簡報整體做得太多了,而且他們基本上是每個內容都有講一點,所以時間沒有控好,除了這個之外我認為沒有甚麼能挑的了。

目前為止,上課的心得

當初在選課的時候,我看到了這個「華人社會與文化」,我心想「這門課是在上甚麼的?」,於是我就選了。 我覺得上這門課滿好玩的,就是只要來上課,然後跟其他人討論一下老師給的題目,回去再看一下老師在 Google classroom 給的作業,再寫個 Blog (雖然我最近才寫... ) ,基本上就是這樣。我覺得這樣的上課方式很新鮮,因為我之前沒有過這樣子的上課方式。

藝術、科技與發明

這次上課讓我有特別印象的是當我們在討論:「 文化素養(資本)、特權與人權/女權間 的關聯」。 如果以資本面去看的話,就像影片裡所呈現的,通常大部分都是白人在 往前移動,而這些人的家庭背景、家庭的經濟狀況基本上都會比那些留在原地的其他人來得好,這就讓他們獲得了一些其他人所沒有的無形的特權。而其他被留在原地的人,必須付出更多的能力,才有可能去觸及到那些一開始就贏在起跑點的人。 還有一個問題是「 為什麼女生教過很多男朋友就是水性楊花,男生教過很多女朋友就是風流替黨 ?」 當老師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,我想到一個我之前所看過的比喻 : 「當一把鑰匙能開啟很多扇門,大家都會覺得這把鑰匙很厲害,但是,當一扇門能被很多鑰匙打開時,大家就不會覺得這扇門有多厲害了。」